推动青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是青海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完成这项任务,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一要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方位,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民族工作“纲”和“魂”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二要深入研究我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历史优势和有利条件,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海的实现途径。三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各族群众的共识。
(二)落实创建措施,加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力度。一要总结推广我省以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奠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的基础;二要顺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融入国家战略;三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创造性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转换思路、拓展领域,充实内容,落实任务,高水平、高质量完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任务。
(三)以河湟文化为依托,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在河湟地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是青海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条件,应当引起重视。为了积累经验,可考虑在西宁、海东、黄南、海南4个市州各选取一个区县,先行试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工作实践中,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化、具体化、形象化之路,争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提供“青海经验”。
(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觉形象工程。一是编辑出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读本,引导群众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建设青海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使之成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体平台和重要支撑;三是推动恢复黄河祭祀活动。在青海境内黄河干流适宜地点建设黄河祭坛,联合沿黄九省区,共同推动在国家层面恢复黄河祭祀活动,传承中华民族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仪式感强、具有标志性的群众性体验活动。
青海省共同体意识